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一百三十八章 社燕秋鸿(一)(1 / 4)

加入书签

萧安谷垂下眉目,颇有兴味的问:“为何眉目像你认识的姑娘就不是萧少侯了?”

“我也不知道,感觉吧。”

萧安谷头上裹着赤帻,左桓想到几年前在并州榆次县遇到的那个碧帻帕首,寓名萧弦的姑娘。

也不知她如今在何处。

一个念头跳进左桓的脑子里,那姑娘寓名萧弦,到底是真的姓“萧”,还是凑四六和而已。

“萧”乃著姓,当真信萧的话,可是与这江陵的萧氏有瓜葛。不过嬛娘之言,又不似假话,应当只是凑四六和而已。或许那姑娘觉得萧姓好听,一时兴起就用了

想了一会,左桓越想越乱,烦躁的扯了一把头皮,从袖中取出数颗栗子抛给萧安谷,“给你填填肚子。江陵何处都有栗子树,听说是萧氏的明珠喜欢食用,所以人人都抢着种栗子树。”

萧安谷接住抛来的栗子,袖进袖中,面上诡谲一笑,不再说话,一路上三脚两步的回了军营。

顾世陵有自知之明,江陵没立稳,他又兵微将寡,与凉州的劲兵交绥,必败无疑,此时攻凉州并不可取。

但他和祝圭的想到同一个点上了。

攥着两个妇人坚壁待着,耗尽曹淮安辎重的耐心。

萧瑜猜想顾世陵察觉那些伏兵,所以先发制人,眼看江陵一日日的情势不佳,他数四寄声帐下谋士去与顾世陵劝释前嫌,并愿割江陵城换取尤氏与陈氏的性命。

去岁的时候,荆州的郡城大多已被萧瑜收入囊中。

江陵早就立稳了根本,其余郡城萧瑜表面上是以放任不管的态度,背地里精打细算,养着无算的劲旅,勤修武备,所储备的势力不比江陵弱多少。

所以割去江陵一城,退守荆州郡城,并不算是权宜之计。

顾世陵捡了便宜,呜咽陈词,不知是答应了还是不答应,反正一日一日的过去,他毫无放尤氏与陈氏回来的意思。

骨肉儿子寻不到踪影,又眼睁睁看着两名亲人随时就有生命之虞,萧瑜心中痛苦难言,恨不得撕了顾世陵。

祝圭指名要他来,又不搭理他,曹淮安只能袖手作壁上观,带着数万兵甲远远驻着,只等萧瑜开口,这些兵都能为他使用。

两兵不生征尘的耗了数个月,反正是从漏雨时节耗到张火伞时节,又从张火伞时节耗到南方天寒信将报时,两军才真正浴血厮杀。

曹淮安的辎重一直从并州得到补给,就在张火伞时节的时候,并州堤堰松弛,湍流遮去唯一一条可运辎重的路道。

辎重运不过来,再加上被顾世陵耗了百来日,曹淮安带来的精兵不时露出疲倦与不耐的神情。

要不是曹淮安平日驭下极严,这群精兵早成一锅乱粥。

承天之佑,辎重仅延了几日运来而已。

辎重运来的当日,曹淮安收到霍戟八百里加急的两封信,一封是他写的,信中细细说了祝圭的奸状,在信的末尾,写着与上无关的一行字:

“曹氏来攻,益州难敌,顾公速回。”

曹淮安不解这行字是何意,但后知后觉自己中了计,愤怒的当儿,喉中亦非常作涩,正要拆开另一封来平怒火,却发现这封信密封得当,还写着“顾公亲启”的字样。

送信的将士瞅见曹淮安有拆开之举,乍着胆子阻止,直道不可拆之来看,说信里的内容霍戟已写在另一封信的末尾之处。

将士还解释这密封得当的信是祝圭授首断魂之前,周老先生迫他写的,必要时可以一用。

曹淮安明白这是离山调虎的妙计,他转头与萧瑜商量,商量如何使用这离山调虎的妙计,就是这般这般,那般那般。

商量讫了,曹淮安抽走了一万精兵,先是回了并州再回凉州。

萧瑜在曹淮安离去前,塞了封信给他,道:“婵儿心思灵活,莫被她看出端倪了。”

收到祖母的信后,萧婵格格的笑了好几日。日夜不再心悸,连噩梦都知趣的不来扰。心绪一轻松,身子没了无形的愁绪阻碍,起复如箭飞一般捉不住影,憔悴的脸色一日多一分红润。

这样稳稳当当的将养到深秋时,身子已无大碍,沉疴之疾也得到很好的控摄,脸色养得又白又嫩,白嫩的颜色中带几分细腻。

当肉团团脸上漾起笑容,娇滴滴的喉儿迭出笑声,两下里很是吸引视听。

吕舟代替着曹淮安的位置,每日察完脉息要萧婵喝药时,都不吝口舌的夸奖她一番。

说是夸奖其实少一点意思,应当说的哄骗。

哄骗之词从不相同,有时候就是寥寥几个字,有时候是好长的一段话。

哄骗之词从吕舟嘴里一字一字的吐出,一方面温和,一方面遒劲,就像严君乖哄顽皮的孩儿喝药。

萧婵耳里听着,一时之间以为回到了庚齿卑卑的时候。心里升起暖洋洋的热流,不管药再苦再酸,眉头皱也是不皱一下,咕噜咕噜的一饮而尽。

吕舟提议她多去外头走动,身子才会更加旺跳。萧婵很听话,不仅出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