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32(1 / 2)

加入书签

摩耶城事件之后,百洲与高岐时有来犯,圣逻经常疲于应付,女王于是在议事厅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因应对策。

女王看完奏摺皱着眉对在场的镇辕、辅行、源丞、曇孺与桓玄公开口说道:「三韩长期以来均是争战不休。先王为使圣逻不再遭受百洲与高岐的侵略,无不费尽心思致力圣逻的强盛而努力。摩耶城之役是文德即位以来,最引以为戒的战役。幸得镇辕公的辅助才得以夺回失土,文德自责愧对先王所託。」

眾臣向女王说道:「陛下,是微臣等辅佐不力!」

女王再向眾臣说道:「我等必须为此付出全力使圣逻更加强盛,让圣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再担心害怕他国来犯,希望眾卿能提出建议与相互学习所长!」

「是!陛下。」

「镇辕公与辅行公均是对军事、作战见长之人,可有想法?」女王向两人提问。

辅行向女王说道:「镇辕公带兵能力与作战策略均在微臣之上,镇辕公的建言对圣逻应是强而有力的!」

「辅行公,谦虚了!镇辕能带兵为圣逻效力均是辅行公谦让,与陛下给予机会。三韩的国力均在伯仲之间,圣逻之所以可以守着城池,均是陛下给予百姓有守护的目标。国要强胜,百姓才能安居。摩耶之战后,争战便不休。镇辕认为目前应首重于军事上的改革。」

曇孺此时带有指责说道:「镇辕公的意思,是说陛下重视民生却忽略军事!」

镇辕耿直不知该如何回答:「陛下,镇辕知错!镇辕知道陛下爱护百姓之心与用意,均是强盛圣逻,并非忽略军事改革!」

女王微笑说道:「吾知道镇辕公的心意!切勿掛意曇孺公之言。两位均是为圣逻效力的重臣。」

源丞说道:「镇辕公善于带兵与作战,不擅于言词!微臣也非军事能才,但作战上所运用的策略与商场上运作是有所相关,可听听桓玄公之言。」

桓玄公向陛下与眾人说道:「陛下,微臣只知商场的运作与交涉,或许与作战时相同,但在实际上对战之时是有关性命与国家运势均马虎不得。微臣的建言是重于作战之间消息的传达,间谍的运用就相当重要。消息的准确更是作战的关键!在摩耶城之役曇孺公的消息不就助镇辕将军一臂之力!」

桓玄公提到摩耶城之事,曇孺面露得意的笑容。

提起摩耶城作战消息之事,镇辕想到行军至庆州城外收到的信,便将放在怀中的信拿出放在桌上。当眾人纳闷之时,他说道:「这是我奉陛下之命前往摩耶城之际所收到的一封信。」

女王将它打开来看,镇辕继续说道:「此信提醒摩耶城的东门可先行攻破,并以此优势行军胁迫高岐。我向曇孺公确认此消息的正确与否,才大胆使用此人的作法。」

女王唸出信的内容:「摩耶之东易攻,城破挟势人回!」交由眾人看笔跡,顺道向眾人提问:「眾卿可看出是何人笔跡吗?」辅行与源丞摇头,独桓玄公不敢说出是文范的字跡。

此字跡让曇孺想起,在前往摩耶城之际也有收到一封字跡潦草的信,揭露祁薺公阴谋的信,两封的运笔有类似之处。

女王再问镇辕:「镇辕公是在何处收到此信?」

「于庆州城外不远处!」

女王与辅行同时想到,这不是文范隐居之处吗?女王看向站在身旁的文范。

「文范,吾知道你对兵法有所涉猎,之前也曾与镇辕公阵法对阵过。吾想听听你对此次军事讨论的想法!」

眾人讶异女王向文范开口,曇孺更是不满,「陛下,文范公是侍卫府令,按照圣逻之律法是不得参政!为何陛下要徵询文范公意见?」

在女王还未开口之时,辅行开口:「曇孺公,陛下询问文范公的想法,我认为这是对圣逻有利,况且你也曾亲眼看过文范公的阵法不是吗?我曾听闻夫人提过,文范公自幼习武之外,对兵法与眾家学说均有所研究,所见所闻应不同于他人。之前陛下曾想延揽入朝为官,文范公不愿接受其他职务,只区就于侍卫府令一职,依他的才能应是委屈了他!」

女王微笑地看了辅行,曇孺有些不以为意。

女王再向文范说道:「文范,吾想在座的眾卿应是不会去在意你参与讨论一事,就说出你的意见吧!」

他恭敬地回女王:「文范不敢越权!曇孺公所提醒之言,文范没忘!」

这时镇辕开口向文范说道:「镇辕愿听闻文范公之言!」

源丞也说:「源丞深知文范公的才华,也愿详听文范公之言。」

女王再对着他说道:「文范,就不要再推託。你也是圣逻的臣子,应为圣逻提出你的建言。」

文范见女王一再要他说出想法,便不敢再推辞:「陛下,微臣遵命。但微臣的建言并不一定要採行!」向女王与眾人行礼之后,便说道:「依微臣之见,镇辕将军带兵与兵法的运用可说无懈可击。兵法之活用已是到精随,文范实感佩服。唯有一事,可容听文范之言。」

镇辕向文范请益:「文范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