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919节(2 / 4)

加入书签

了,但偏偏不是。李重进虽有些性格缺陷,意气多发,冲动易怒,但他为人努力,做事认真,打仗也勇猛,对朝廷也一向忠诚,早年也立过不少功劳,又有郭家势力影响,提升并不慢,至少在早期不比张永德的升迁慢。

但是,每到升职的关键时刻,李重进总会出现些问题,或是自己捅了篓子,比如淮南之战中的杀俘行为,或者就是干脆打了败仗。

最典型的一次,便是乾祐北伐之时,与史延德两个人立功心切,贸然追击,狂飙急进,结果中了辽军埋伏,损了朝廷几千禁军精骑,教训之惨痛,使李重进成为乾祐北伐后少数不升反贬的高级军官,这对心中始终有股傲气的李重进而言,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

在后续大汉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重进也捞到了一些仗打,立了一些功劳,但比起来同资同辈了一些将领已然落后不小。

开宝初年,刘皇帝赐爵授勋,有司经详细、严密、综合权衡后,议封李重进二等伯爵,刘皇帝也没有异议,赐封谷阳伯,而张永德的阳邑侯可是一等爵,这样的落差,让李重进如何能够平衡,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憋屈与不甘的情绪之中。

开宝初年的大小战役,每一次李重进都会主动请命,但也都没有捞到什么出众的功劳,一直到开宝北伐,李重进已近五十,仍旧积极请战,希望通过这样一场战争获得军功,争取荣誉,升升爵,提提待遇。

为此,不惜与小辈一道担任危险且辛苦的先锋差遣,结果出师未捷,旧疾复发,轰轰烈烈的开宝北伐,最终成为了一个看客,还是在靠近战场的地方……

开宝北伐之后,即便意志坚定如李重进,也不免心灰意懒,在开宝十年便开始隐退,先是自请调出禁军序列,被安排到燕山南道担任副都指挥使,两年后彻底退役,离开待了大半辈子的军队。

退出军队的李重进,开始步入政坛,并且到了地方官府,直接便从州长官开始做起,考虑到他没有治理民政的经验,当年赵普是打算在道司中给他安排个虚职先挂着,但李重进背景够硬,资历够老,最后跑了个商州刺史的实职。

然而,李重进终究只是个武臣,统军尚可,在治政上,实在没有什么可称道者。一没有经验,二少耐性,三还一心想着做事出成绩,最后结果,出的自然是乱子。

就在当年,因此秋税收缴之事,李重进行事过于操切,作风过于粗暴,结果激起了民变,为扑灭民乱,他又选择强硬镇压,搞出来几十条人命……

于是,当了不足半年的商州刺史,直接被夺职,李重进也由此彻底沦为一个闲人,并且一闲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与一些勋贵不同,李重进在归养之后,很安分,也很适应,毕竟不乱军旅还是仕途,经历的挫折起伏太多了,退下来之后,反而看开了,竟然参悟出一些淡泊之志。

因此,李重进不是勋贵中日子过得最滋润的,但绝对是最舒适、平静的……

如果西京有一张实时的热搜榜,那康宁案绝对位列榜首,一道惊雷霹雳,朝野俱动,许多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人都冒出来了,以一种让人惊诧、意外的方式。

没有例外,李重进等阳邑侯府的原因,同样与康宁之事有牵涉。原本李重进是不打算来的,但架不住同样有几个不成器的儿孙,流言蜚语的,里里外外都施加着压力,逼得李重进不得不上门商讨一番。

郭、柴这一大势力集团、两大家族,如今的声势自不如以前了,但只要宫还有郭宁妃,宫外还有两国公那便还是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而数遍两大家族当权之子弟,能够让李重进折腰登门的人,也唯有张永德了,这二者算是势力集团中辈分最高同时资历也最老的了。

书房内,气氛稍显沉凝,张永德听完李重进的描述,老眉微蹙,饮了两口茶,又深思好一会儿,方才问道:“你所言确实无误?与那康宁之间只有这点债务关系,没有其他事吧?”

看张永德隐隐有些怀疑的意思,李重进压抑了十多年的暴脾气一下子复发了,蹭的站起,指天肃声道:“我都拉下这张老脸,上门请教了,还有什么可避讳的?若不是为了那两个逆子,我岂能求到你这里?我那个逆子,不过是中了别人的埋伏,真要牵扯,他们无职无权,又能牵扯多深?”

见李重进愤愤的模样,张永德也拍了下桌案,他心里知道,对这头老虎,还是得压着才能正常沟通下去。李重进在旁人面前的时候,都是正常的,唯独面对自己,总是易怒,那是心里有道难以跨过的坎……

“你冲我吼,又有何用?不搞清楚情况,贸然动作,谁能知道结果是摆脱泥潭,还是泥足深陷?”张永德冷着脸对李重进训道:“我早就提醒过你,要管教好家人子孙……”

“我家还不够安分守己吗?”听这话,李重进不服气了:“平心而论,这么多年,我家又何曾惹过麻烦,是违法了?还是作恶了?你那侄儿虽不成才,但从来本分孝敬!你家孙儿此前都差点害人致死,你又是怎么管教的?又凭什么责我?”

见这老东西当面就揭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