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46节(1 / 3)

加入书签

但是,多数科研工作者、互联网公司员工等,即便是有微薄账号,也都只是个普通账号,微薄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个看新闻、消磨时间的手机软件。

他们不会去特意申请大v,账号自然也没有几个粉丝,发言说起王浩论文问题,也很快会石沉大海,能溅起几滴浪花就不错了。

学术领域有成果就是有成果,数学、算法等领域就更是如此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即便是国内不承认,国外也会认可,他们中多数人,最初看到消息,都认为王浩是‘论文刷子’,后来发现王浩的论文是数学、算法论文,马上就改变了看法。

他们也对于王浩发表论文的速度感到惊讶。

但是,论文摆在那里。

另外,发表论文的速度是可以有解释的,比如,论文是以前积攒的成果?

有一些东港大学的人就是这么想的,王浩的名字放在东港教职工里并不陌生,一则是因为爆出的实验问题,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王浩是留校博士。

东港的在读博士很多,其中能留校任职的凤毛麟角,都可以说是博士群体拔尖中的拔尖。

这种博士毫无疑问是天才,有一些成果、想法积累也很正常。

现在去了西海大学工作,肯定是想在新大学站稳脚跟,把以前积累的论文,一口气发表出来,有什么奇怪的?

……

第二天上午,十几个媒体记者到西海大学来做采访,他们有些担心采访被拒绝,早早的就堵在了教务的门口,还有的干脆扮学生进了校门。

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教务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把他们带到政务一楼的会议室,随后他们见到了副校长曲树生,宣传主任杨海燕,理学院院长栾海平以及科技处主任朱建荣等人。

大学的几个相关人员,决定正面接受采访,并召开简单的发布会。

杨海燕起身宣读了大学针对舆论的几个回应,“首先强调一下,王浩老师发表的是数学、计算机论文,每一篇的质量都非常高,有几篇论文,则是发表在核心期刊,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认可,不存在任何网上所说灌水、抄袭、编造等问题。”

“第二,针对网络上说的学校特聘问题,各学院学科教研室的研究员,都是独立进行聘任的,学校,乃至于各学院,有权利聘任任何符合要求的青年学者。”

她说着抬起头,很直接的说道,“说白了,教研员,就只是学院内部的一个工作职位,只是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和教学职称评定没有关系,王浩老师被聘任后,教学职称仍然只是中级教员。”

“不过,学校方面正考虑在学期结束后,申请给他提升为七级副教授。”

会议室几个记者听罢都惊了一下。

不解聘?

还提升?

杨海燕继续道,“有关网络舆论,以及那篇引起舆论的文章,我们已经做报警处理,后续会继续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西海大学以及王浩老师本人的名声。”

“就是这样。”

等杨海燕全部说完,在场记者都被惊住了,他们算是明白过来,西海大学根本没有捂住消息的意思,完全就是要硬刚舆论。

舆论主流是说王浩‘靠刷论文’,被学校特聘为研究员,直接享受正高级待遇。

结果西海大学说明了王浩的论文没问题,根本没有和王浩解聘的意思,甚至还要在教学职称上继续提升,然后针对舆论直接报警处理,后续还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这……”

几个记者互相看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提问了。

这和他们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终于还是有个中年记者,率先开口问道,“能说一下,大学为什么坚持聘任王浩,并坚持给他提升职称吗?”

朱建荣站了出来,回答道,“当然是为了留住人才,王浩的论文成果的……”

“乌拉乌拉~~”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论文问题,把记者们绕的都快晕了过去,也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王浩的成果很显著。

记者们提了几个问题后,就有记者希望能采访到王浩。

栾海平、周清源等人都感觉有些为难,他们是不准备让王浩接受采访的,但昨天商议的就是正面回应,不让当事人接受采访也说不过去。

几人商议一番,还是带着记者过去了。

王浩正在综合楼办公室,他早上来到办公室,看了看微薄消息,发现有好几个支持他的说法,顿时就感到很欣慰。

同时,他还收到了好几条大学、公司发的私信,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想邀请他去大学(公司)。

其中湖州大学最有诚意,连续发了好几条消息,还详细的说明湖州大学对待人才的政策。

高校里都是专业的学者,他们扫一眼王浩的论文标题、期刊名称,就知道不可能是所谓‘刷出来’的,再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