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112节(2 / 3)

加入书签

意到罗大勇和王浩的状态,只能感慨高校教师真的是太卷了。

卷死个人!

已经卷到除了上课就是做研究的程度了。

朱萍都有一种被卷到窒息的感觉,她发现在办公室里根本没人说话,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学习、做研究。

包括罗大勇、张志强、颜静,也包括天才到,一年就能完成她几辈子研究的王浩。

这种环境下还能怎么办?

继续看书吧!

朱萍只能苦着脸继续投入到书本中。

下午五点多,王浩没有继续看数据了,因为实验数据非常复杂,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看不如有人讲解……

自己看数据内容的效率实在太慢了,因为缺乏一些核心制造相关的基础知识,想要自己研究理解其中的内容,需要的时间会很长。

然后他果断的给彭辉打了个电话,约定周五会去一趟西京交通大学,了解一下他们的实验。

对面。

彭辉放下了电话,对史桂芳笑道,“我就说,钱不可能白花,王浩是真上心了,打电话过来说要来实验室参观。”

“我估计啊,他是对合金制造不了解,想弄懂一些问题。”

史桂芳听着点头道,“确实,我看东港大学的公告上都说了,王浩教授对材料学不了解,数据上报没看出问题就做了计算。”

彭辉道,“等他来了,好好招待一下,也带着他转转实验室,讲解一下实验。”

“他参与过东港大学的项目。我们也要表现的好一些,多展现一下研究的专业性,也让他见识一下,我们金属实验室的专业性、技术性!”

这叫不懂材料研究?我们算什么?

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全名是新金属材料技术实验室,评级是国家重点,研究方向偏重于稀有金属。

在金属材料制造方向上,也就是偏重于通过添加稀有元素的方式,使得金属材料的性能变得更加卓越。

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定的很高端,但绝大部分时候都受限于经费问题,想要做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很困难。

去年,金属实验室申请到了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一直到现在有一年半时间,就一直在做这个项目,申请到的经费也达到了材料基金的顶峰——

1200万。

国家科学基金的材料科学部,每年资助的项目数量控制在二十个之内,而每一个项目申请的预算最高为1500万。

绝大部分获得审批的材料项目,资助经费都不会超过1000万。

所以,能够申请到1200万的经费,可以说已经是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上限了。

但对比同类型的项目来说,1200万的经费都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因为材料研究是非常耗费经费的,尤其是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再牵扯到一些稀有金属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消耗的材料成本,就会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是同样的项目,获得航空集团划拨经费3700万之多。

所以类似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和企业的横向合作,要么就是企业内部做研发,高校的材料实验室申请到项目,想有成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新金属材料实验室就碰到了问题,连续几次实验都没有进展,而受限于经费的原因,他们没有办法持续的做实验。

整个实验室都看起来很闲,好多人都感觉无事可做。

同时,有些人也很忙,他们希望能找到问题,以便让实验变得更高效,争取下一次实验能够让研发有进展,而不是一直停滞不前。

万益明和史桂芳,就是最忙碌的人之二,他们是计算材料科学方向的博士,也都是金属实验室的研究员。

万益明已经有45岁,同时也是西京交通大学的教授,他主要做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史桂芳则是做数据计算。

在指导实验方向方面,万益明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同时,他也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所做的数据分析,对实验几乎没有帮助。

有能力,就有发言权。

如果一直以来的工作对实验没有帮助,工作就会变得失去意义。

万益明一直想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但复杂的数据摆在眼前,他用了很多种方法,都没有办法得出明确结论,他正在办公室里抓着头皮。

史桂芳接了个电话,“是彭教授?我知道了,这就去”,她放下电话就在急着往外走。

万益明马上问道,“是王浩教授来了吗?”

“对。”

“等等我,一起去!”

万益明干脆跟着史桂芳出去了。

他在办公室里研究数据也没有头绪,同时也知道王浩是彭辉花十万块,请来帮忙做数据分析的,心里也有一种好奇和比较的心思。

数据分析是他的工作。

现在请了个‘外人’来,就等于是否定了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