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652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就是半拓扑形态的颗粒,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分离出来了,只不过搅拌的动力过大,让它们黏合在了一起。”曹东明总结说道。

王浩则是道,“这个和磁场也有关系。”

“你们的磁场设计是朝着两个方向的,我认为可以试着采用竖直圆形磁场布局,让磁场方向和搅拌方向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小颗粒就不容易粘合在一起。”

王浩又提了一个建议。

这次杨云和不说话了,因为结果已经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是他对实验还是非常积极的,马上就和团队其他人研究去除扇叶,同时也对搅拌容器进行改造。

曹东明则找到其他人,一起改造磁场发生装置。

虽然不能快速磁场变成完善的圆形布局,但把控让整体顺着搅拌方向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天后,研究组进行了第二次试验。

这一次不用做什么前期准备,他们用现有的材料直接做最后一步研究,把融化的既定材料,倒进承装超导金属液体的容器中以后,外部封闭就开启了中心的搅拌装置。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搅拌只持续了二十秒左右就停下来。

之后就进入到冷却、提取环节。

当进入到这一环节以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实验成功了,因为他们能清楚的看到一大堆的粉末颗粒,而不是黏合在一起的物质。

王浩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虽然还不能够确定结果,不知道制造出来的颗粒性材料的具体尺寸,但即便是百微米左右的大颗粒,也能够让以金属材料为基础的湮灭力场技术获得巨大的提升。

其中包括横向反重力技术、常规反重力技术以及f射线发生技术,f射线发生技术直接关联可控核聚变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反应容器。

不管是托卡马克磁场装置,还是一起其他的理论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制造出容纳高强反应的容器。

现在的微米级颗粒性材料,就能提升直流反重力场以及外层的强湮灭力场的强度。

内层反重力场可以降低反应速度。

外层强湮灭力场的强度高,能吸收能量最大上限高,也就意味着容器所能容纳的反应强度数值更高。

这就保证了安全稳定性。

在实验结束以后,王浩也赞叹道,“研究终于有了大进展,大家都做的很好,这个研究实在太重要了。”

“我也不用和你们保密。”

“后天我要去科技部门谈的就是核聚变技术,有了颗粒性材料的进展,核聚变研究的基础就更稳了……”

“……”

王浩说的内容还是很震撼的。

曹东明、曲贵都非常的兴奋,他们知道研究非常的重要,但之前也只知道和湮灭力场有关。

结果……

关系到可控核聚变?

杨云和也非常的兴奋,但他就有点笑不出来,感觉被打击的很严重。

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的研究很厉害,帮助颗粒性材料的研究,实现从0~1的突破。

但仔细想想,他们的研究基础是王浩的理论,即便实现从0~1的突破,也是一起完成的,搅拌器的研究也只是个小难关而已。

王浩来到航空材料院,只花费一个星期时间就让他们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都可以说是实现从1~100的突破。

这种差距……

感觉都不讲道理啊!

……

王浩去科技部门谈的就是核聚变技术。

科技部门以及其他机构的决策人都想知道王浩对于核聚变研究的看法,因为核聚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研究,即便只是下定决心做研究都不容易。

王浩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王浩对于核聚变的研究并不上心,主要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基础,贸然开启项目做大工程式的研究,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太多,想要真正制造出可控核聚变装置是极为困难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王浩认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核聚变的研究也可以讨论提上日程了。

他在科技部门就是这样说的。

显然。

王浩的个人影响力非常大,他的看法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从首都返回西海的时候,科技部门就已经提前放出了风声,有一些媒体则开始了先期‘试探性’的报道。

《百年工程:种花家准备开启核聚变研究项目!》

《核聚变,超级工程!》

《种花家将会成为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

《我国可能会在一年内启动项目工程……》

一系列的报道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有句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

很多媒体一起报道的时候,就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