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六百零六章 弹劾风云(1 / 2)

加入书签

拿下中都凤阳的消息传到南京令大明欣喜鼓舞,但凤阳一战同时也引来诸多非议,尤其是朱一贵在战场上下令用火炮直接朝着蚁附百姓开火,最终导致凤阳大崩溃,从而至百姓死伤无数。

为此,都察院众御史联名上书弹劾朱一贵,以行纠察之职,就连朝中其他官员也对此极为不满,尤其是各部大小官员数十人各自上书朱怡成,弹劾朱一贵视百姓如草芥,残暴狼性,要求召朱一贵回京,夺职下狱,严厉处置。

这些弹劾奏折堆的如同小山一般,可以说朱一贵此举犯了众怒,甚至有几个凤阳籍的官员还跑到宫门外磕头泣血,声声切切,恳求朱怡成为凤阳百姓做主。

对此,朱怡成把弹劾朱一贵的奏折全部留中,但同时取消了拿下凤阳对朱一贵的犒赏,此外还给凤阳发去了一份训斥,狠狠在圣旨里把朱一贵臭骂一顿,夺了他总兵职降为副总兵,这才和了把稀泥,把这件事给强按下来。

朱怡成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作为中兴之主,他也是带兵打过仗的,尤其在事后朱一贵第一时间就送来了请罪折,奏折中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同时主动自请处置。

在朱怡成看来,当时朱一贵的处置并无不当之举,如果朱一贵那时候不这么做,不仅明军阵营会被清军冲破,甚至还会给明军带来想象不到的损失。如果到那时,那么别说拿下凤阳城了,说不定明军溃败退回淮安,而清军就会趁势反击,在江北还未全部安定的情况下,整个战局就会朝着无法想象的状态发生变化。

再者,一旦朱一贵临阵退缩,主动撤退的话,那么等于开了一个坏头。要知道如今神州还未全复,清廷依旧占据着大片地区,假如清军以这种战法就能逼迫明军撤退从而赢得战争的话,那么今后的仗就根本不用再打了,到时候把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老百姓拉上战场,明军投鼠忌器之下还打什么仗?不如双手把城池全还给清军得了。

但道理归道理,这种话朱怡成是万万不能直说的。毕竟,作为大明的皇帝,神州的百姓全都是大明的子明,大明是为了推翻满清而让天下百姓挺起腰杆不再做满清的奴才,而做一个真正的明人的大明!

从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政治”而已,同样对此事众官员的弹劾也并没有错,尤其是御史本就行纠察之职,在这种震动天下的事情面前,如果他们不弹劾反而失职。

所以归根结底,这几乎是一笔糊涂帐,最终也以糊涂而终结。说起来,亏也就亏了朱一贵一人,原本以他的功劳,加官进爵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现在这事一出,不仅进爵是泡了汤,就连刚刚复职的总兵也又一次被降为副总兵,这短短不到三月的时间内连续起落两次,也算是大明官场奇谈了。

“大人,此次弹劾朱一贵,皇爷留中究竟是何意?我等是否还需继续上书?”在工部尚书蒋瑾的府中,几个京官坐成一行,而在上首的自然是主人蒋瑾。

“看来朱一贵圣眷忧在啊!”另一个官员叹道:“凤阳一战他几乎捅破了天,皇爷还强行把他护了下来。”

“朱一贵如何能同他人相比?范兄别忘了他可是宗室。”另一官员在一旁冷笑道。

“如此看来,再次弹劾恐也无济于事,蒋大人您说呢?”其中一个三品官员沉咛片刻,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上首的蒋瑾。

蒋瑾端坐着,神色并没什么变化,只是静静看着众人。在坐的人中有的是自己工部的亲信,比如说最后说话的右侍郎,也有的是其他各部的中级官员,还有两个官职虽然不高却是御史,这一次众人弹劾朱一贵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那几个凤阳籍的官员在宫门磕头泣血,也是他们找来的,其目的就是要拉朱一贵下马,给天下一个“交代”。

但没想到,朱怡成强行按下了这件事,除了取消封赏,并且把朱一贵降为副总兵戴罪立功之外就再无其他处置了。这结果让大家很是失望,为此这些人主动找到蒋瑾处讨个主意。

当听到有人提起朱一贵是宗室身份的时候,蒋瑾心中不由得冷笑起来。旁人不清楚,他难道还不知道么?作为大明重臣,尤其是自宁波就跟随朱怡成的老人,蒋瑾自然清楚朱一贵这个所谓的宗室身份是打着引号的。

实际上,朱怡成并没有直接宣布朱一贵宗室的身份,但因为朱怡成也未有否认所谓朱一贵宗室的身份,这才会给予许多人一种误解。说白了,朱怡成这么做,主要还是爱才惜才,同时从政治方面来考虑而已。毕竟前明灭亡后,大明宗室凋零,就连朱怡成一支也仅剩了他一人而已,在大明新复的情况下,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对军中进行更好的掌控,默许朱一贵顶着宗室的名领兵是有好处的。

何况,朱一贵的宗室名不副实,朱怡成随时随地也可以否定他的身份,并以此为罪名,这样一来就等于死死捏着朱一贵的把柄,让朱一贵成为朱怡成手中一把不错的武器,而且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这把武器也用的极是顺手。

作为皇帝,权谋之术自然不是他人可以猜测的,也只有蒋瑾这样的老人才会看得明白。说白了,这也是蒋瑾这一次主动拉帮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