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138章 不同意内阁对郑芝龙的处置提议(2 / 3)

加入书签

按御史毛羽健的说法,“不费调兵,不烦征饷,不俟期会,一战成功”。

叛军主要首脑安邦彦、慕德、奢崇明、阿思落易或斩或擒。

由此可见,安邦彦虽然动辄号称十万大军,实则水分极大,吓唬人用的。

其现在真实境况不过是被明军堵在穷山沟里,再不能攻破据点,打破封锁,明军不打他,他都要熬不下去。

对付这种本已穷途末路的土司叛贼,完全不必大动干戈,以逸待劳就可。

于是说道:

“给朱燮元批复,督促各处军兵,守住要害城镇即可。这安逆走投无路,不足为虑。至于贵州军费可以加倍,提升到八十万两,改善各处守军待遇。”

陈仁锡等人遵命。

另外陈仁锡、徐光启奏报。

在朱由检出巡期间,他们已经让蓟辽督师王之臣把宁远、锦州军主力撤回蓟镇到山海关一线。

全力加强蓟镇至山海关沿线的防守。

仅在锦州保留一千士兵,在宁远保留两千人

平时以此为据点,游兵侦测西鞑和后金动静。

若是后金大兵来犯,则及时撤退。

保持灵活机动。

这样避免被后金围城打援,白白把力量消耗在无用之地,丧失主动权。

对于后金是否会占据锦州、宁远则根本不必担心。

若是后金有这心思,当初也不可能攻下广宁,却又毁城撤出。

后金当初是怕驻守广宁导致兵力分散,老巢空虚,被毛文龙乘虚而入,也担心后勤补给难以维持。

连距离后金更近的广宁,他们都无意占领,更别说锦州和宁远了。

对后金来说,现在这些问题依旧存在。而且明方大力支援东江之后,后金更不敢分兵占城。

朱由检对内阁的安排表示完全赞同。

内阁汇报的下一个议题是郑芝龙。

说是郑芝龙虽然投降,但对其忠诚还是不能完全保证。

原先隶属郑芝龙集团的一些海盗,例如周三老在浙江沿海抢劫。

朱由检对郑芝龙还是比较了解的。

郑芝龙万历三十二年生(1604年),现在应该是二十四岁。

少年时去澳门投奔母舅黄程,学会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

后来追随大海商兼大海盗李旦做事,在日本和台湾之间来往。

并且在日本平户岛娶了日华混血的田川氏为妻。

天启四年到天启五年间,在台湾,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充当翻译。

李旦死后,郑芝龙继承李旦在台湾的基业,崛起成为实力雄厚的海盗之一。

从天启六年开始,郑芝龙带领船队从台湾出发袭击福建、广东沿海。

并且乘福建发生旱灾饥荒,招募大量灾民,扩充实力。

和其他海盗不同,郑芝龙的海盗军队并不肆意烧杀,甚至对抓获的明军败将,也不杀害。

从一开始他的策略其实就是通过袭击沿海,彰显自身实力的方式,引起明朝对他的重视。

而崇祯元年,也即是今年七月,郑芝龙终于接受招抚了,被授予福建抚夷守备。

当然郑芝龙接受招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借助明朝官方的声势,进一步扩大自己实力,消灭与他竞争的其他海盗,比如李魁奇、杨禄、杨策、钟斌、刘香。

李魁奇、钟斌之类也接受明朝招抚,但因为郑芝龙排挤,降而复叛。

被郑芝龙打着明朝官方的旗号,一一消灭。

其后郑芝龙又在崇祯六年金门料罗湾海战中大败荷兰舰队。

两年后又彻底消灭刘香集团。

此后郑芝龙家族基本垄断了大明到日本,大明到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据记载,当时所有在这海域贸易的商船,都要打上飞黄旗号,郑氏令旗,才能平安做生意。

巨额海上贸易利润被郑芝龙家族垄断,郑家“岁入以千万级”

郑芝龙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

只可惜最后郑芝龙打错算盘,投降满清,被劫持到北方。

这个让西方殖民者望而生畏的海上军事商业集团也随之瓦解衰落。

陈仁锡、徐光启对郑芝龙的看法是此人私欲极重,名义上归顺,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私利。即便打击其他海盗,也不过是为了自己垄断海上贸易。

朝廷实行战时新政之前,财政收入不足,对付后金都焦头烂额,无力在东南投入。

对郑芝龙这类海盗,确实只要招抚过来,不再抢掠,让他去消灭其他海盗,也就满意了。

不能像对待其他官兵一样,随意支配调遣。

但由此带来的隐患是东南军政财税,会越来越被郑芝龙所操控垄断。

朝廷无法控制。

这郑芝龙会成为独立一方的军阀,越往后,朝廷越难管制。

现在既已实施新政,财政收入宽裕,可以考虑派遣能干官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