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46节(2 / 3)

加入书签

姜循心里将他骂了一通,面上仍是淡而平和:“大臣议事,本当在朝堂之上。下了朝廷,却依然定不下章程,是否有些不妥?”

她话没有说得太尖锐。

同一时间,奉茶侍女中那位略僵硬的侍女,尽量自然地端茶,目光一遍遍看张寂。侍女要擦过江鹭身边时,忽然被什么一绊,手中所端杯盏快要摔出。

侍女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旁边突兀伸来一只骨节漂亮的手,稳住了盘中的杯盏,将那杯洒出一些的茶水接了过去。

侍女迷瞪看去,见是江小世子。

在一片臣子和姜循的争执间,小世子面容清润昳丽,朝闯祸的侍女轻轻“嘘”一声,眨一下眼,示意她不要自寻麻烦。

侍女被江鹭的容色惊艳,踟蹰半晌,想到姜娘子只说把这盏茶给张指挥使,应当是因这是第一杯新茶,而张指挥使是她师兄的缘故。但此时这盏茶洒了一些,江世子又接了过去,她就不用多事了吧?

侍女便冲世子抱歉一笑,去为下一位端茶。

而江鹭收了那副温润模样,垂着眼打开茶盖,检查这杯茶的异样。茶沫自然,水雾蒸腾,清液湛湛。奇怪,问题在哪里?

同时,他侧耳倾听姜循和人的论战。

姜循正立在一众男子中间,站姿娴静放松,眼角上挑的弧度却如薄刃般,刺向在场所有人:“我自然也不想插嘴。不过嘛,诸位大人已快吵到晌午了,纵是大人们废寝忘食,殿下下午却还有其他事务要忙。”

她言外之意,分明嘲笑他们多事且无能,平白耽误时间。

有大臣色变:“你!”

又一大臣说:“姜娘子牙尖嘴利,原来姜太傅就是这样教女的。”

姜循望去:“徐公原来不讲事实,只看纲常?”

她侃侃而谈,舌战群儒,不和大臣们讲什么道理,只用些俗话逼得人不好开口,面红耳赤。赵铭和碍着身份冷哼一声,却也有些大臣保持沉默,显然认同姜循。

她纤长单薄,典雅雍容,立于男子中,耀如明珠。

江鹭只瞥一眼,便继续专心地检查手中茶。

这时,一道威压中年男声开了口:“循循,慎言。”

姜循闭嘴。

周围窃窃声起伏,江鹭听到“太傅”二字,意识到开口者的身份,掀目望去——

坐于太子身旁的中年男子,有一副美髯,目光幽黑,几分儒雅。

原来这就是姜循的父亲,一国太傅,姜明潮。

而太子嘴角噙抹笑,仍在一旁观望。

江鹭盯着姜循,忽然了然此时她在做什么:她是被太子、太傅推出来得罪人的。她说够了,姜明潮才开口制止。

败了怪她,赢了无她。

江鹭放下茶盏,手指忍不住在桌上轻轻磕击几下——

姜循,你抛弃我,到底选了怎样的人生?这就是你想要的?为什么?

暮逊这时候,才缓缓开口:“朝政大事,在东宫,既是国事,也是家事。循循身份与寻常女子不同,孤允她入堂。”

赵铭和不赞同:“后宫涉政,乃是误国。”

姜太傅在此时笑一笑:“赵公瞧不上天下女子,却到底娶妻生女,和乐融融啊。”

暮逊拉架:“好了,吃茶吧。”

姜循的茶盏已经分给了诸位大臣,大臣们低头默想。

茶盏轻叩声断断续续,而暮逊在这时,似不经意地开口:“循循,你听我们吵了许多天。你跟着你爹读书那么多年,平日也在我这里听过不少朝事,对大多公臣更是了如指掌。不知这主考官,你可有推举啊?”

一时间,满堂皆静。

姜循分外随意:“我一介小女子,其实也不认识几位大臣。倒确实有几位,我算是了解。比如我知道一位人物,才学渊博,文武双全,曾是上一届科考的廷魁(状元)。除了年龄不大,没在翰林院多待几年,他倒是没旁的不好。堂上诸公应该知道他呀,年前的孔益案,不就是他挖出来的吗?他如今正任职于开封府……”

“好了,循循!”太子突兀打断,笑容些许冷硬,“主考官何其位重,岂可儿戏。”

众臣同样神色各异,有的甚至……古怪。

旁观的江鹭睫毛轻顿,将此记在心中。

而姜循收到暮逊的暗示,无所谓地收了话头后,她又推举了一位——“御史台御史中丞,杜一平。”

众人齐怔。

江鹭眉心微跳:杜?他想起了自己来东京前,爹写信托付照看他的那家……他相看的那家娘子好像也姓杜……

杜一平年过而立,在御史台办公,为人低调,少问朝政。他曾在翰林院待过十年,又在中书省当过天子近臣,只因为人刚正不阿,被贬去御史台,少人问津。

姜循不知从哪个旮旯把这个宝贝找了出来,真是煞费苦心。

赵铭和目光幽深地看眼姜循:此人刚直,非太子党。若此人去礼部当这主考官,他不向着太子,旧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