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173章(1 / 2)

加入书签

工具房里的连枷只有一个,穆奚负责用连枷敲击,赵叶青给地上铺着的青稞翻面,让连枷能均匀的敲击到青稞,达到脱粒完整。

半亩地的收成还算不错,两人敲击了一下午,收获了满满五大袋青稞米。

穆奚提起一袋掂了掂,“差不多六十斤。”

那五袋就有三百来斤。

家里还有百来斤大米,二十多斤面粉糯米和不计数的粉条面条土豆粉等加工品。

度过这个冬天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天天担惊受怕青稞地会被大雪冻坏,现在终于能松口气。

赵叶青看着新鲜出炉的青稞米。

今晚吃什么好呢

麦芽

当做主食来吃的话,原主人的笔记里最多的就是记录制作糌粑和青稞饼。

糌粑是需要用酥油茶制作的,家里的牛还没有怀孕,也就没有牛奶,酥油茶就别想了。

低配版的用水调和来做,,加盐或是糖倒也能做出来,就是没有那么香。

现在能做好的,最简单的就是青稞饼。

青稞饼需要先把青稞磨成面粉,仓库的石磨不算小,挪出来还挺沉,两人这么久从来没有用过,嫌挪出来搬进去麻烦,要磨什么大多是用石捣。

现在要磨面用石捣还是有点勉强了,只能先把石磨搬出来。

也不知道原主人这么大年纪是怎么把东西搬出来的,她脑子里原主人的形象,一下子就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瞬间变成了草原上的施瓦辛格。

做糌粑用的是熟粉,做青稞饼用的是生粉。

生粉是直接用青稞磨成粉,熟粉得先把青稞炒熟,再磨成粉。

炒熟了的青稞还能直接吃。

赵叶青想都做一点,就是做起来有点点麻烦,因为青稞在炒制的时候非常容易焦糊,得和泥沙混合一起下锅炒,泥沙能起到隔热的作用。

要取到泥沙都去一趟湖边。

两人把脱粒后的青稞都搬进原主屋里,剩下的秸秆打捆放进了干草间。

趁着天还没有黑,先去一趟湖边,把泥沙取回来。

从家里到湖边的路两人走的很熟悉,一路过去路上也没有太多的磕磕绊绊,大多都是平地。

从下雪后两人就没有来过湖边,现在的湖边都堆满了积雪,湖面上不再有大雁和野鸭。

两人制作的竹筏上头也堆满了积雪。

行至湖边,浅水区已经开始结冰,冰层还是薄薄的,用手指一戳进去就能戳碎了。

靠近湖边的泥沙有水分,也冻得梆硬。

两人取了一些没有怎么冻硬的带回去。

毕竟是要用来下锅炒青稞的,赵叶青提前先把泥沙都清洗过滤一遍。

穆奚把石磨用毛巾擦洗干净,没敢直接用水淋湿清洗,怕整个石磨都给冻上了。

洗干净的泥沙先烤干水分,赵叶青把要做熟粉的青稞也都清洗干净,和泥沙一起烤干一些。

拿出原主人的大炒锅,里头有点泛黄了,赵叶青清洗干净后用油刷了一遍在火上烤热,再把油擦干。

将泥沙和青稞都倒入大锅里,挥动着锅铲开始炒青稞。

混着泥沙和青稞,一铲子下去极重,没翻炒几下手就有些酸了。

随着热量上升,锅里的青稞逐渐散发出香气,米粒也受热微微裂开,露出了白花花的内里。

赵叶青把青稞混着沙土一起盛出来,倒进了筛子里,把青稞和沙土分离开来。

经过过筛和淘洗后的沙土很细,过筛后青稞上几乎就没再有泥沙残留,

赵叶青用力挥动将青稞抛起落下几次,空气中都看不见粉尘之后,青稞就算过筛好了。

她捏起一颗青稞放进嘴里,焦香酥脆,有点像是爆米花,带着最原始的麦子清香。

当零嘴吃还挺好吃的。

她抓了一把走到院子里,拦住了磨面的穆奚,“张嘴。”

穆奚乖乖长大了嘴,赵叶青把半抓炒青稞倒进他嘴里,“好吃吗?”

他将满口青稞咽下,回味了一下才说,“挺好,加点糖还能做成米花糖。”

赵叶青惊喜的‘呀’的一声,别说,你还真别说。

她想起了她那一簸箕的麦芽,现在已经差不多成熟了。

要是夏天早就长好了,现在气温有点低,就多花了两天。

她把炒好的青稞拿出大半给穆奚磨面,剩下的留着做米花糖。

赵叶青走进房间,走到壁炉旁把簸箕上覆盖的干草拿下来,底下的麦苗已经长到十公分高。

脆嫩的黄绿色,底下的根茎已经长满遍布了整个簸箕,根茎深入了簸箕的缝隙里,扎根扎得死死的。

把麦苗拿进厨房里,赵叶青用刀在簸箕底部切割一下,整个簸箕的麦苗才能稍微掀得动。

她先升火,把糯米饭给蒸熟,麦芽要变成麦芽糖,得混着糯米饭一起发酵。

簸箕上的麦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