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55章(1 / 2)

加入书签

杨舒力没有把请两位女生到汉城屋并在那里碰到何晓峰的事告诉张有路,这段时间他和两位女生比张有路走得更近,当然张有路也有自己的事。

杨舒力很想再看看张有路搂着的那个女生的面容,是否是涂艺的低配版。

好了,这件事不去想了,好好睡一觉,迎接明天的太阳吧。

咦,突然想到一个句子,是一个作家写的:今天虚度的时间,是昨天已逝者无比渴望的明天。

此刻有一些人正在经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渴望活到明天,却不能熬过漫长的夜。

而自己明天要早起,不能让黄敬蜀等他。

第二天一早,杨舒力赶到重庆市汽车南站,7点40分,一辆出租车在车站门口停下,黄敬蜀背着双肩包下车,两人进入车站买票。

8点钟,长途中巴车开出车站,杨舒力和黄敬蜀坐一起,黄敬蜀坐靠窗位置,杨舒力靠通道,两人偶尔聊一阵。

和涂艺相比,黄敬蜀性格要外向、活泼一些,但她不是“花瓶”,也是有个性和想法的,也很会聊天,两人聊得投机。

中途黄敬蜀接了个电话,说:“我们在路上了,8点出发的……好,好的。”可能是她母亲打来的。

两个小时后到达一个小镇下车,杨舒力东张西望,想找一辆车去目的地,从小镇到那有十多公里。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他可以找摩的去,黄敬蜀加入后,他想找一辆小车。

像变戏法一样,一个年轻男人出现在他俩面前,脸上带着笑容:“是……黄敬蜀吗?”

“你好,刘叔叔,这是我同学杨舒力。”黄敬蜀指着杨舒力说道。

“你好。”年轻人伸手过来。

叫“刘叔叔”的年轻人把两位请进一辆车里,看见顶上的红灯,杨舒力明白昨晚黄敬蜀说的“安排”是什么意思了。

很快车到另一个小镇,路过一所小学,里面正在搭脚手架搞基建,“刘叔叔”介绍说这所学校也是刚合并的,叶老师就在这里工作。

车停下后,“刘叔叔”对杨舒力说道:“前天我们所长跟叶老师联系了,她同意接受采访。叶老师的经历很曲折,做出的贡献也大,宣传一下,对她和学校都是好事。我们走吧。”

杨舒力跟在“刘叔叔”后面,脸微微发红,心里的担忧也消失了,他没想到事情会安排成这样。

贵人相助

打了招呼果然好使,叶老师不仅在家,而且比较配合。

先让黄敬蜀拍了几张照片,包括叶老师的肖像,各种奖状等。

杨舒力试探地问黄敬蜀,要不要跟“刘叔叔”回去?黄敬蜀一口回绝。

送走“刘叔叔”,杨舒力正式开始采访,由于没有录音器材,只有拿一只笔记录,好在他这方面有功夫,只要记下一些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加上一些关键细节,回家后能还原出整个故事。

叶老师的父亲是理工大学教授,在动乱岁月中死于非命,七十年代她下乡来到这里,和当地农民结婚,早早生下两个孩子。

后由于她文化水平高,进入村小教书,教书育人20多年,桃李满天下。

10年前,比叶老师大10岁的丈夫因病过世,她一个人把两个儿子送入大学,老大已经参加工作,老二也马上毕业。

上级部门要调她到回城市学校工作,她没有去,要留在这里工作到退休。

除了个人生活,杨舒力还让叶老师回忆了许多教学方面的细节,比如早年在农村的土屋里给学生上课,还要给他们做午饭的情节;遇到发洪水学生无法过河,留在她家过夜的情节;以及和许多学生多年感人的师生情谊,细节是相当丰富的。

午饭在叶老师家解决,下的面条,叶老师在厨房忙活时,杨舒力让黄敬蜀进去拍几张照片,这种生活化的照片比摆拍更好。

采访进行了好几个小时,到下午5点结束,本来要从镇上找车返回,但“刘叔叔”事先打了电话,约好时间开车来。

杨舒力和黄敬蜀在院子门口等车时,一个高个子男人从门口路过,朝他和黄敬蜀看了一眼,也看了一眼叶老师。

三人坐车回到小镇,“刘叔叔”说晚饭已经安排好了,进入一家餐馆,坐下不久,来了两个男人,其中一个是所长,约莫40多岁。

杨舒力不喜欢这种环节,尤其是饭局,但人家帮了忙,他只得满脸堆笑相迎。

坐下后,得知二人是高二学生,所长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能干,比他们那代人强多了。

“小黄……小杨同学,我最喜欢的歌,你们肯定猜不到。”所长笑眯眯说道。

两位学生摇头,所长说道:“我唱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说完所长用筷子敲着碗,唱起来: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

【都曾经有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