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93章(1 / 2)

加入书签

秦华玉说确实没想到,前些年杨升元和向叔叔开餐馆生意好起来时,曾经想过要安装,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星期天中午,杨舒力请薛琪吃饭,并结算报酬。

这次是杨舒力选的店,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想吃一回米线,有时一个人来吃,秀才或者举人都吃过,这次和薛琪来,选的是最贵的状元米线。

32元一份的状元米线,差不多20个小碟,薛琪吃得很满意。

吃了一会,杨舒力掏出两张“四人头”递给薛琪,“你姨父对你评价还可以,做得好。”

昨天吃晚饭时讨论过薛琪“勤工俭学”的问题,杨升元说如果薛琪愿意,可以继续做下去,对他是个好事,杨升元和老向也能减轻一点工作量。

杨舒力想让薛琪歇一阵,所以约在今天中午见面,至少今天他是不会去开始新一个周期了。

如果让薛琪一直干下去,好像没必要,重点在体验,而不是靠这个赚钱,万一薛琪在元酥肉干的时间长了,受到熏陶,以后成了厨师,姨妈会不会在背后埋怨他呢。

一个人在早年去体验一些事,会得到启发和激励,才敢于尝试和折腾,这次“勤工俭学”就是这种事,已经给了他不错的体验。

“这件事暂时到此为止,以后再看情况哈。”杨舒力拍拍薛琪的肩膀,正在埋头吃米线的薛琪答道:“好,哥。”

薛琪没有提继续“勤工俭学”的事,吃完米线告别时,感觉到他的情绪不太高。

4月5日,星期一,上午第一节 课,黎老师公布了期中考试时间,4月19日到21日3天。

现在杨舒力对考试已经很从容了,每次有点进步就行,步子也不用迈得太大。

历史、政治这两科,平时学了也没用,考试前十天急抓一下就行了,分数不会高,但也不会太低。

数学、英语这两科,杨舒力花的功夫比较多,上课也注意听老师讲课,这两科要成为杨舒力抓分的科目。

至于语文,是杨舒力的传统强项,自从文言文补起来后,就没有什么担忧了,考前把课文看几遍,只要不出意外,能考到班上前几名。

总之,由于平时准备到位,只要考前10天能集中精力复习,考试成绩就有保证。

星期二中午,杨舒力在教学楼后面的小树林里,拿着一个小本子不断来回踱步,根据各个学科的具体情况,规划出一个突击复习方案。

这意味着平时基本放弃的历史、政治也进入复习阶段,时间安排就很紧张了,这十二天前期的重点是什么,后期的重点是什么,都写在小本子上。

按照计划,前一天就要考虑第二天的复习,安排更具体,上午看哪两科目,下午看什么内容,晚上又复习什么,都要安排出来。

虽然有点辛苦,但也就这段时间,这种投资还是值得的。

星期六整天,杨舒力也在家复习,因为已经安排上了,要按计划来。

晚上10点,结束一天的学习,杨舒力总结今天的复习成果,考虑明天的复习内容。

突然,响起敲门声,秦华玉推门进来:“舒力,你的电话。”

这么晚了,谁会打电话来?不会是张有路吧,他那里有消息了?

赶紧到客厅接电话,“杨舒力,你好你好,我是《四川时报》编辑陈海啊,你还记得不?”

“记得记得,陈海老师。”现在社会上喜欢把人叫老师,杨舒力平时不怎么喜欢加“老师”这个称呼,但此刻是脱口而出。

“你这两天有空不?”陈海像是很急切。

“有空。”

“哦那太好了,有个东西我们想找人写成特稿,时间很紧,稿子的处理也有点特殊,我们先找了几个作者他们都……看你愿不愿意……”

“可以,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写好。”杨舒力想了想说道。

“没问题没问题,你能行的。太谢谢你了。我先给你讲一下情况……”陈海在电话那端有些激动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线索是《四川时报》法治记者提供的,事情已经有新闻报道,但故事很曲折精彩,特别合适写成特稿。

但是,他们在准备过程中,发现对手报纸,《成都晚报》也得到线索,找人去采访了,也准备写成特稿。

两个同城对手的竞争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这次轮到特稿,相对比较少见,特稿部主任说这一仗要打赢。

于是他们决定马上找作者写成特稿,抢先登报,但是对作者有风险,如果对手报纸先刊登,这篇稿子就作废了,他们只能给一点补偿费。

但如果《四川时报》先刊登,他们会给作者最高等级的稿费。

这等于是对赌协议,他们先找的几个资深作者都不愿接活。

“我可以写。”杨舒力对着话筒说道。

鏖战星期天

4月11日星期日,7点过,杨舒力起床,洗漱后出门,在外面一个路边摊吃了两根油条和一碗豆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