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1732节(1 / 3)

加入书签

王全觉得师父更加矛盾,此下也无心探究师父心境的转变,只仔细听着师父同圣人回道:“是,他确实名叫‘王全’。

老夫而今渐至暮年,收个徒弟,一来可以陪伴在老夫身旁,老夫教导他学习书画,总能解闷。

二来,亦是希望将衣钵传承下去,以免老夫后继无人。”

“这是好事。”苏午点了点头,看着对面已然苍老许多,与五年前意气风发模样判若两人的吴道玄,神色感慨地道,“令正病重之时,我曾遣文先勇、乔大志等原属神甲司同班工匠,前去慰问,看看能否为令正做些事情,提供帮助。

只是彼时大家与他们闹了一些不愉快,终究令此事未能成行……”

“已然过去之事,不良帅便不必挂念了。”吴道玄听着苏午的话,回忆着前事,顿时胸口、面庞如同烈火烧灼一般——他当时性情偏激,只当旧日同僚是来看自己笑话的,哪里能想到对方是奉了张午之命,前来帮助自己的?

今下又听苏午提及前事,胸中的愧疚几乎要把他的心神都洞穿,是以只能首先出声,打断了苏午的叙旧。

他抬首目视张午。

五载时间过去,当初的青年人面容未改,连神态都不曾有过丝毫变化,似乎岁月光阴在对方身上处于一种凝滞的状态一般。

但对方愈是这般青年气态,愈叫吴道玄琢磨不透。

有时觉得对方正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有时又觉得对方好似是个谋算深沉的山中老妖。

他因从前故事,自觉张午前进的道路,拦住了他的前程。

——他悟出天人真意,与张午的神工局有关。

他被皇帝擢升为‘神甲司正’,渐有大权在握之势,正因为他领悟了天人真意。

事在人为

其中最为贵重的《八十八神仙卷》,留在了神工局之中,令皇帝对他吴道玄暗生芥蒂。此后不过数日之间,他这个神甲司正便遭受冷落,从此无人问津,渐渐隐没于朝野之间——这番际遇,与镇诡司大出天下关联甚深,更在冥冥之中与张午存在着某种勾连。

他不知这种隐秘勾连最终指向甚么。

但张午的步伐不断向前,他行至如今,依旧追不见对方的背影,只是更能感觉到,自己不过是其某个脚印里的一只蝼蚁而已!

心怀着被踩断前程的怨愤,吴道玄登上华山,欲与师弟比试高低,希图自身能大胜而向张午证明些甚么。

可现下他真正见到张午之时,心中积蓄许多岁月的孤愤,忽也衰减了许多!

自己怨愤张午,何尝不是因为自身的微渺?

不只是身份的微渺,更是心性精神上的微渺,令自己见到那些伟大的事物,所以嫉恨不已,所以满怀怨愤?!

今下虽一朝明悟怨愤根因所在,但此下也无从纾解半分。

苏午神色坦然,目视吴道玄,又笑着道:“杨大家在来信之中提到,如今吴大家浸淫画道日久,又有了新感悟,欲在这华山之上,与杨大家比试一场,于‘天人真意’一道之上分出高低?”

吴道玄闻声神色一肃,抬首与苏午对视:“老夫确有此意。”

“杨大师对吴大家此番邀请比试,是何态度?”苏午又转头看向目盲的杨惠之。

杨惠之面有笑意,道:“天人真意的修行,终究不能闭门造车,须得多与同道中人交流切磋。

老夫自入道至今,最为敬服的人,便是老夫这位师兄。

而今能得到机会,与师兄相互切磋比试,在‘天人真意’之上分出高低,老夫乐意之至——老夫亦希望能借这一场比试,令自身多得磨砺,能够更上层楼。”

“好。”

苏午点了点头,同应下这场比试的两个老者说道:“既然如此,便由我来做这场比试的评判人罢。

能够在‘雕圣’与‘画圣’的比试中做评判人,第一时间阅览二位的精彩大作,我同样荣幸之至,乐意之至!”

聚集在华山顶的一众人,闻听苏午所言,顿时面色各异。

在这个刹那间,吴道玄便感应到一束束目光朝自己投了过来,诸多目光围着自身若有似无地转过一圈后,方才徐徐收回。

圣人言中‘雕圣’,自是指的雕塑大家杨惠之。

其以诸多雕刻、塑像活人无数,被尊为‘雕圣’确是再合适不过。可这个‘画圣’……

莫非只因这吴道玄乃是杨惠之的师兄,便要称之为‘画圣’?

这个‘画圣’究竟有没有甚么过人之处?

吴道玄纵然未有去捕捉那些目光源头,但那些人心中所想,他却是一清二楚的。

正因为心中清楚他们此下心念,心底才会更生怨愤之气。

他也未尝比不过杨惠之!

比试还未开始,胜负未分,焉能轻看自己?!

外界众人种种态度变化,倒映于吴道玄心神之间,便能在他心神之间激起层层波澜。

他垂目不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