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1458章(1 / 2)

加入书签

当下,赵子诚也不说要买什么了,先过来帮着林小福一起去点货。

若是盘下这铺子,要什么货哪用再付钱给徐掌柜?

“掌柜大叔,若我今天就盘下了铺子,你又不能立刻离开,这货要怎么弄?”去库房院子时,林小福忍不住问。

因为确定她动真格的,徐掌柜为示公平,还让伙计把铺子暂时关着了,以示货不会再次减小。

毕竟他刚才报的价,就是在铺中现有存货的基础上,如果边谈卖铺边卖货,价钱上就会带有水份。

他也希望能以五千两银子的爽快价成交,尽快成交,当然这点诚意还是要拿出来的。

“你若现在就给我把银子付了,我立刻就陪你们去衙门一趟,我今晚就住客栈去,这铺子就归你们了。”

徐掌柜豪气地笑道。

“这么痛快?不搬家什么的吗?”林小福听得扑哧一笑。

“早些天就搬了,县城那边的铺子已经开起来了,只是这边还没出掉,我一个人留在这边呢。”

徐掌柜笑着解释,对他们也没瞒着。

原来赵二经常到镇上卖猎,他们就是认识的,后来小媳妇来了,卖干货可会还价了,他们却是更熟了。

后来他也在他们这儿买过几回枇杷羹,吃好了他老娘亲的咳嗽之症,今年都没有怎么犯过了。

今年余家在镇上卖枇杷羹,他又买过几回,一家人都没咳嗽过。

安置

“对了,你们那枇杷羹能把方子卖与我么,我到县城也做做这买卖,这可真是个好东西,能造福百姓的啊。”

徐掌柜想到这个,立刻恳求地看着林小福。

他知道,赵二是听小媳妇的,小媳妇同意了万事皆成。

就像刚才问铺的和要买铺的,全是小媳妇,赵二都没吭过一声,更没有反对。

“那可不行哟,我正打算在县城开这铺子呢。”林小福却笑了笑。

原来有卖相似的药丸方子给纪家,纪家药材行提供这买卖的,所以一直没有往县城发展这类营生。

但就在刚才,遇到了徐掌柜卖铺,她就想着买下来交给林金宝。

既然还是给林家大房留了东西,那枇杷羹的买卖,余家本来就知道的,是可以助余家去县城开一家的。

县城买卖经营面就不是李桥可比的。

外公年纪大了,也不能总在街边摆摊风吹日晒的,北方冬天冷,到了风雪天里,这摊就没办法摆了。

若是去县城开家瓜果铺子,再搭着果脯、果酒和枇杷羹买卖,也是能站稳脚跟的。

余家有人手、有果林,背靠花果村,是有这优势的。

物尽其用、人也是同样如此。

在决定盘下徐宝记时,她就已经想到安置林家大房和余家人了。

余家人,也只是替娘尽点孝道。

外公外婆当年再冷情,也只是没有借钱给林家,并没有来害林家,与林家那几人是不能搁一块儿比的。

对余家几个舅舅舅娘,她给的冷待也够了,看在底下还有这么多人要读书的面子上,给他们一点安置算了。

至于林家大房,也是看在这一代的面子上,也希望将来阳儿生活好一点,在镇上读书方便一点。

将来有徐先生指点,考个秀才是没有问题的,若是等阳儿大些能去到京城,她自然也要保他更好的未来。

这孩子根基好,本性纯良懂事,若埋没在村子里也有些可惜。

别人没有她这样的人帮衬,但阳儿有,也应该有。

一行人不买干货了,跑来点货。

与药铺格局差不多,也是西侧院有马厩和杂屋,杂屋用来放粮和其他杂物,东侧院全是库房。

徐家人住在上房和后院里。

这铺子少了第二层,但后院却比药铺那边好,是有大厢房的,若说两千多两,林小福也愿意给。

现在她要清楚的是货的情况,够不够接手后卖到过年的。

而她也立刻就问出这样的问题。

“贵的货卖到明年春没问题,你们想年内趁天气好再进一些也是可以的,其他日常卖得多的杂货,就近村子里的,附近镇上的,或是白水县、阳山县的,都是可以随时进货。”

徐掌柜连忙说道。

“去趟北阳州也只要几天,就是南下进海产远一些,坐船也能节省路程,只是船资成本高点,但走旱路食宿费也不少,看你们选择了。”

“也是,那大叔你今晚别走了,明天我让人来和你点货,你再把详细经营的事情带一下他,你要愿意晚几天走,也可以搭我们的船到连江镇。”

把铺给谁

林小福查了货确实不少,问过大致价钱,还有一个伙计在旁报了卖价,琢磨着虽有余头,但也不会太亏。

最重要的是这家铺子是镇上唯一的干货大铺,铺子本身算晒铺,旺铺和温铺、冷铺,差别是很大的。

她便放些利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