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我们的1654 第136节(3 / 4)

加入书签

由徐志明技术员提出的。他说他曾在一家乡镇小型冶炼厂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冶炼过黄铁矿烧渣,效果还不错,就是成本高了一些,污染太大……当时大家眼睛就一亮,好事啊!

董事会不能漠视民意

黄铁矿烧渣就是用接触法从硫铁矿中制取硫酸后所剩的残渣。

接触法是制取硫酸中最简单的方法,在那面的世界里常用,就是把硫铁矿加上焦炭在焙炼炉里烧,一直烧,然后抽取烧出的二氧化硫,加水就妥活了。

至于其间的除尘净化、催化反应、减排增效过程不用提的。

总之,汉唐集团心里明镜似的,硫铁矿接触法生产硫酸才是正道,刚开始时的纯硫生产法只能说是应急而已,那样产量太低啦!

接触法加工硫酸的关键设备都带了,好歹李子强还是个理工生,当时一说也都能听明白,不敢打压得太狠。

黄铁矿烧渣本身含有百分之五十的铁和其它金属,本来应该算是一种综合利用率很高的物料,可是由于它本身又含有百分之三左右的无效硫和百分之四十七的脉石,所以,它很难直接用于炼铁方面。

在那面的世界除了极少部分用于建材方面,剩下的就任由它们倾倒到河床上,或去侵占大量土地了。眼下得利再说。

徐志明技术员低声地对众人说:“你们见过那些废料的摆放场吗?就是火星的表面了……”

当时,方正国技术员因为有做过冶炼厂技术厂长的经历,暂时担任牵头人,他接过话来说:“见过啊,老徐,红色的,褐色的,黄色的……那风要是一吹……”

徐志明技术员工作的那家小型冶炼厂却从这些不要钱的废料中,精心用强磁法选了一批含铁较高的物料,然后下大力气搞除硫流程,在进行烧结后,结果还真制成了球团矿。

那时,那家小型冶炼厂的高炉是三十立方米的,而且已经临近服役晚期,只有两台热风炉,热风管道差,风温波动大,经常会使高炉处于低风温,高冶强,低负荷,高焦比的状况……每一次的上岗操作,都让炉前班长徐志明揪心,生怕出什么意外。

当然,不是这样的高炉……他们也不会被逼到想办法用不花钱的黄铁矿烧渣的份上了。

小老板也豁出去了,手下的技术员工也给力,二十三天烧了三百一十三炉次,一共产铁1008吨,检验后,一级品占百分之七十三,含硫小于百分之零点零二的二级品占百分之二十七,全都合格!

当时生铁的价格为2000元左右一吨。

几个技术员偷着算了算,原料不要钱,按燃料和相关辅料价钱,动力,水费,工资以及相关管理费用,应不该超过一千七,而且这只是试生产,如果再扩大一点,改成年产十万吨的话,一年三千万没问题,很好,很有搞头。

还有技术员兴致勃勃地说:“你想啊,要是把炉体再改造一下,直接就能把高焦比降下来……”

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小老板却哭丧着脸对大家说,赔了……搞不下去了。小老板一一说出后,大家马上都听明白了,绝不是小老板哭穷,真的是赔了。

这和他们的选矿过程有关。他们采用的是直接是用重浮联合流程去硫,说大白话就是直接用水冲,这样直接把相当一部分硫冲洗掉……那水当然就直接排放到河里了……结果就被环保部门巨额罚款啦。

这一次民愤太大了,没人能罩得住。更别说他们在冶炼过程中,空气释放的污染了。

这也就是在偏远的地方还能有七八十年代设备的生存空间。可这次不行了。

当时那个小老板苦笑着说:“别为了挣钱把老百姓都得罪了,我们散了吧,国家也快取缔我们这样的小厂了,罩不住了……”

这以后,徐志明走上了在机加工行业打工的道路。直到他被调到汉唐集团工业公司的冶炼部门。

在汉唐集团人的眼里,这方法是宝贝啊!没有在一线干过的技术员,他都想不到的。台湾的硫铁矿最多啊!纯硫这东西,它本来在自然界中就是少见的。

当徐志明技术员把那时详细的工艺过程一一写出来,都没有用实地考察,马上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大家都是专业人员,经历也许不同,但基本常识都摆在那里。

徐志明技术员当时微笑着看着众人的论证,不时回答着他们的询问。

那时徐志明技术员在龙牙岛上心里还暗暗高兴呢,这穿越真是好啊,自己调到了冶炼部不说,身份马上从徐师傅变成了徐志明技术员。

现在就算是工作了,一帮子人在一起聊点专业的事情挺有意思的,一天三顿都管饭,饮料还随便喝……他轻松地走到立式冰柜前,很自然地拉开,又打开了第三瓶的可口可乐,平常他就最爱喝这个,一天只不过喝一瓶,一直不太舍得买。

徐志明技术员摆了一个舒服的坐势,准备随明接受大家的询问。那一时刻,他完全是一脸的自信。

当时,一百五十立方米的高炉炉壳设备被踢出局后,冶炼部门的设备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