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3273章(1 / 2)

加入书签

作为这次战事的主要发动者之一,陈一鑫对胜利志在必得,所以他出动了北方大区近八成的作战部队,仅在辽东方向保留了一部分驻军,防备满清趁机搞事。

尽管如此,要想对广袤的新占领区实施全面驻军,北方大区投入的兵力也仍是严重不足。陈一鑫不得不调用各地的预备役部队及民团武装,派往各个新占领区维持治安秩序。

这些二线乃至三线的武装力量,战斗力参差不齐,自然远远不能跟正规军相提并论。不过执行一些非战斗任务,如护送物资、维持治安、押解战俘等等,倒也基本够用了。

但要让这类部队来守卫刚刚夺下的沧州城,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冒险的举动。更何况这几支部队的出身背景各不相同,如何能让他们做到服从命令步调一致,这是沈志祥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沈志祥立刻召集了这几支队伍的指挥官开会,要用好手头这有限的武装力量,必须得对其先有足够的了解才行。

待几名指挥官向他报告了各自队伍的基本情况后,沈志祥的忧虑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觉得头痛加剧了。

这几支队伍所存在的问题,远比他预计的还要更多。

四支队伍当中,最根红苗正的当属来自登州福山县的民团部队。

众所周知,福山县是海汉军进入山东半岛的第一站,也是海汉在黄海渤海地区的首个据点,从1634年就被纳入海汉治下,迄今已有二十余年。

这民团成员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当地子弟,很多人从出生开始便是在海汉双色旗下长大,对于海汉的忠诚绝对毋庸置疑。

得益于座落在福山县境内的芝罘岛基地,民团中的退伍军人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三不五时还能跟驻军部队一同演练,因而训练水平非常高。

福山当地的矿业和海运贸易极为发达,因此民团的军费预算也是十分充足,单兵装备几乎就是按照正规军的标准来的。

这支民团虽然只来了一个连的人马,但配置却是加强连的水平,甚至带来了两门小口径野战炮。

要知道这玩意儿在海汉正规军都还尚未完全普及,一般要到营级以上才会列装,但福山民团就是这么豪横,能在连一级就用上这样的高级货。

而其指挥官,也是从陆五师退役的一名中尉军官,曾参加过海汉收复辽东的战役,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

可以说福山民团的实力不仅在山东地区的民兵组织中首屈一指,甚至比大部分明军都要更强。除了偏绿的军装与海汉军的灰色军装有所差别,其他方面几乎与正规军无异。

但这也是几支队伍中唯一一支能让沈志祥比较满意的对象,其他三支队伍的情况可就没这么乐观了。

从莱州平度县调来的民兵连,据说是去年才成立的新队伍,农闲时节每月集训三次,每次训练持续两天时间。

也就是说这支民兵从组建到当下,进行训练的所有时间加在一起,大概也就堪堪够完成海汉军新兵训练的内容。

除了几名军官是退伍老兵,其他成员多半是没有从军经历的平民,在此之前也谈不上有什么作战经验。

至于装备方面,与福山民团更是相去甚远,士兵们所使用的还是三三式的老燧发枪,估计是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旧货。

就连他们所穿的军服,也是新的新旧的旧,显然不是同一批次配发,可见其预算并不像福山民团那么宽裕。要指望这支民兵能有多强的战斗力,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来自平壤的骁骑,据说是凤林大君李淏手下的精锐部队,包括指挥官在内的全员都是在金州完成前期训练,而且从鞍辔、服装到武器装备,也全部从海汉采购,可以说是海汉武装骑兵的复刻版。

陈一鑫下令从大同江基地调回部队参战,这事自然得要知会李淏一声,免得对方误以为海汉要放弃对他的庇护。而李淏知悉情况之后,便主动要派出麾下的军队参与进来,以此来表现他对宗主国的忠诚。

值得一提是李淏的兄长,朝鲜国王李凒,也同样派了一支部队到海汉参战。不过李凒一向依附于东海大区,所以他的人马直接就去往了东海大区听从石迪文的指挥。

陈一鑫当然不会安排让朝鲜人打前阵,不过类似在占领区维持治安这样的任务,交给朝鲜人倒也不是不行。而且这些朝鲜人在金州受训期间都学过海汉官话,所以日常沟通、传达军令方面,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朝鲜骁骑看起来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沈志祥在沧州的主要任务是守住这座城,这些武装骑兵能派上多大的用场还不太好说。

最让沈志祥觉得不安的,还是从天津赶来的这支原属明军的队伍。

尽管沈志祥也知道亲兵其实就是将领豢养的死士,他们存在的目的并非为国打仗,而是为主人效忠,但这些人在数日前还是明军身份,如今却要转换阵营跟海汉军并肩作战对付明军,这多少是让沈志祥心中有些膈应,难以确认这些人的可靠性。

孙全明送上这支队伍的目的,大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