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0oxs.com

第121节(1 / 3)

加入书签

制片叫住她,跟她嘱咐了两件事。

戚晚左耳进右耳出,思绪游荡,眼睛也在飘。

然后,她看到走向角落的黎湘,那里还有两个看上去很不好惹的男人,听说是刚进组的保镖。

黎湘似乎正在跟他们交代事情,而杨隽刚才被她以“想喝果茶”为由支开了。

这个念头令戚晚笑了,她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怎么是支开呢,她是哪来的灵感?

戚晚又打了个哈欠,将念头甩开。

直到制片走远,黎湘过来了

黎湘笑着说:“今天可能非常忙,本来想和你继续磨剧本的,我想到几个点还来不及讨论。不如这样吧,我让于莉来找你,她明白我的意思,也能给你提供素材,外面的事你们不用理,就关起门头脑风暴,怎么样?”

戚晚歪着头看着黎湘,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奇妙的感觉又出现了,而且她总觉得这话另有文章——她真是太敏感了,活在悬疑故事里太久,看谁都觉得有鬼。

戚晚将念头甩开,很快应了声:“好啊,没问题。我还挺喜欢于莉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感性吧。”

这层安排看似随意,就是简单的工作变动,戚晚并未多想。

她还是到了晚上才知道,就在她和于莉头脑风暴的时候,剧组和视察小组的头起了摩擦……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关于他人的肯定展开说说:

这和现在的教育有关。希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肯定,希望大家都说我好,喜欢我的人远远大于讨厌我的人。

无论是在学校,在社会,在网上,在娱乐圈,都是这个标准。

获得掌声,被众人喜欢,高高捧起,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我不是否定这种满足感的获取,只是要说明,在肯定这种满足感之余,另外一种不追求他人的肯定的处世方式,会获得另外一种满足感。

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没有非此即彼,只要不盲目追求,被它绑架。

忽然有感而发是因为看到生活里一些例子,当曾被肯定的人突然坠落,那种失重的痛苦,失去自信,迷失自我。

所以不要依赖他人的肯定,警惕所有形式的精神束缚。

消失的妹妹

戚晚自觉她和于莉没有那么熟, 大家进组才几天,前前后后一起讨论剧情才几次,说不上是朋友, 最多就是“熟人”。

但怎么说呢, 大概这就叫做交浅言深吧,她们聊的话题不仅深入,而且还是一些平时不会和朋友说的内容。

戚晚没有可以交心的同性朋友, 只有一个男朋友, 她告诉于莉, 因为彼此工作性质和时间分配的问题,她很多事不会跟男朋友说, 他理解不了, 她也不想给他增加额外的“工作”。

而且他很关心她,尤其是她的精神状态,如果她不稳定, 就会给他增加压力负担。

这原本只是戚晚随口一提, 没想到却引起“于莉”, 也就是郗望的好奇。

郗望问:“为什么他会担心你的精神状态?”

戚晚停顿一瞬, 没有告诉郗望她的病情曾经有多严重,只道:“怎么说呢,我这个圈子里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比较敏感、脆弱, 还有很多人有睡眠问题,精神衰弱。”

戚晚很快就站在自己的角度, 跟郗望科普一番大环境和处在大环境中不知如何处理好“人与世界”关系的同行们的处境。

这就像是国人自小受到的教育一样, 成绩好就会在学校里受到更好的“待遇”, 成绩不好就会在某些时候遭受到歧视和另一种人格贬低, 似乎成绩和人品是直接挂钩的。

同样的道理也内卷到社会上,如果是混得好,在老同学们之中算是有头有脸的,同学会上就非常有面儿,反过来如果是垫底的,又不甘于去巴结他人,同学会上要么就敢于自嘲,暖场热场,要么就坐冷板凳。

当然这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现象,但占比是大多数的。

戚晚说:“我们这行也是差不多,成绩、数据就代表99的衡量标准,表现在各方面。别人买你的文字,十个人有九个只会看数据,不看内容,挑毛病的时候会惯用三个字‘不讨喜’。不讨喜就是原罪。这种是刻板印象,但是没有人能真的免俗,大家都是俗人,都在这个框框里生活。所以你看现在的剧啊,主角一个比一个‘完美’,人格上也要磨皮滤镜,一点缺陷都没有。”

就像江蓠不了解许乔的困境一样,郗望对于戚晚的描述也是一知半解,这一切和她距离太远,她能听懂,却无法感同身受。

随即戚晚又举了现在小孩子教育内卷的例子,比如城市的孩子压力大,家长一个比一个焦虑,感觉比自己念书的时候还要“压力山大”。

郗望问:“那么成绩好的人,压力会更小吗?”

戚晚摇头:“并不会,事实就是,成绩好的人也会有成绩好的压力。我知道的人里面,有好几个都是成绩很好的,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